三五明月满

《定义》万老师篇

(真情实感夸一下口红色号)


*以下通篇皆属不负责任的议论与臆测。


(一)
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放料试水的宣传效果出奇理想,未播先火。配套的人物专访《定义》适时上线。前两天看到30名女艺人的专访竟然由万老师打头阵的消息,惊讶之余与友人吐槽:也许是……看中万老师画风能够耿直、又不至于耿直到访谈翻车?不到1分钟的预告片,透着浓浓的“搞事情”味儿——快速切换的剪辑画面里,围着“红不红”反复打转,制造噱头的意图呼之欲出。友人曰:万老师回答的感觉很“社会”。

搞事情嘛,向来是芒果台综艺的必备宣传套路。不过这回《定义》请来的主持人,是南方系文化记者和主笔出身的演艺圈人物专访现役大拿易立竞,多少显示出要做一档有严肃议题、有观察深度的品质综艺的追求,比搞事情多了一分值得期待。——所以《浪姐》的正片应该会主走真人秀路线,打投什么的,看看就好吧?(咦)

演艺圈里的访谈,为宣传而宣传的很多。譬如新片出街、新剧上星、出席大小典礼种种场合,采访大纲往往类似党政口记者拿到的新闻通稿,一团和气,皆大欢喜,顶多小有起伏搞搞标题党。采访者和受访者,通常也未必在意交流是否有深度。

比较深入的人物专访,也不鲜见。

资深的演艺圈主持人凭借江湖地位、广博人脉、高超情商及沟通技巧,打造出金牌专访节目,能让上节目的嘉宾畅所欲言,挖出独家猛料——这一路的达人两岸三地所在都有,肥姐、查小欣、张小燕、蔡康永皆如是,大陆的李静、金星也可归入此类。

而易立竞做的这一路风格,更有时政类或严肃文化类人物通讯的底子。依靠严谨的资料准备、缜密的逻辑分析、专业过硬的态度,来取得受访者的信任,实现“深谈”,发掘过场式宣传中难以企及的思考和触动。

 

(二)

将与受访者人生经历相关的“实景”场所作为访谈地点,是易立竞此前做专访的一大特点。这期《定义》为万老师选的是一间剧院。进门后的走廊挂满了著名话剧的海报和殿堂级人物的照片,契合万老师的职业初心和舞台情意结。从这个环节开始,采访者就在为采访对象设置语境,若无其事地投下一个又一个的“钓饵”。

“这应该是你的主场,对不对?”这个话头起得颇有玄机,随即一个意味丰富的停顿后,引用万老师自己的话,为这乍一听挺突兀的提问作了补充解释,“话剧舞台相当于你的家”。

在如此情境下提起这句话,既有真挚的感染力,又不失巧妙的恭维。万老师的回应是慨叹离开话剧舞台很久很久、感情复杂——与往常采访中谈起演话剧时就很不同了。

易立竞久有盛名,万老师也并非打无准备之仗。停在《琥珀》海报面前时,对袁泉老师的赞美发自肺腑,而接过主持人“你的局限性是什么”的提问,太极耍得也是无缝衔接。采访开始,坦承来之前做了功课,语气中能感觉到颇为在意,甚至有一丝丝紧张——毕竟对面坐的不是星星眼的小记者。但她也不是新出道的生瓜蛋子,自然有她的“标准答案”、有“划重点”和“推手”的招数,各种用来适当引导访谈走向的梗。

主持人当然不会满足一场采访止于“喂招”。万老师边抖包袱边笑得花枝乱颤时,对面那位把得很稳,逻辑链条扎实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,访谈的焦点始终没有被晃虚掉。

从采访者角度来说,这是一场布局周密、步步为营的好访谈。面对自称“不太喜欢说话”但实则受访经验值不低的万老师,主持人思路清晰,词锋犀利而节制,身体语言和情绪的控制也很专业,目标明确地掌控着与采访对象的关系。比作“打一巴掌给个甜枣”可能不太贴切,然而确实是在聆听、回应、诱导、刺激之间来回平衡,对采访对象不滥情、也不“惯着”,但给予了必要的尊重、体察和欣赏。

有交锋,有理解,才好看。


(三)

整场采访的节奏——以芒果台没有胡剪乱拼为前提——设计挺花心思,起承转合俱足。

从比较放松的性格特点和职业态度话题聊起,提炼出“好强”的关键字。接着扣到采访主题,为什么来《浪姐》。这段的提问绵里藏针,万老师事先的功课应该也做得足,在标准答案之外,大方承认“功利的东西逃不掉”,反客为主(目光一秒灼灼),再抖个免费蹭老师的小包袱圆场。

但主持人没有划水。延伸到参加过两届《舞林大会》和做歌手时的“至暗时刻”,是采访的第一个小高潮,大有少室山下萧峰连发三招“亢龙有悔”之势。顺手考古一记,万老师说“跳舞用的背景音乐是自己的歌”,是2008年左右第一次参加《舞林大会》跳伦巴,用的是《万有引力》里的《云》。后来2012年左右二度参赛,就是怒刷存在感的黄色高筒靴……切换到《最佳现场》采访画面前那一秒,万老师的微表情值得细品。对“至暗时刻”的回应,第一段比较胸有成竹,语调偏低柔,主要是糯糯的软萌鼻音;到主持人追问“对你的打击很大”后,眼神、语气都有了清晰的变化,是更鲜明的要输出观点说服人的姿态。对比7年前《最佳现场》里的讲述,能看出人方方面面的成长啊。

做足铺垫之后,“红不红”的问题,千呼万唤始出来(喂)……

此时此境,这个问题被高亮为采访重点,有点无奈,也在情理之中,不可不说。话题肇始是2017年万老师自己的知乎高赞小作文,此后就如tag般跟牢了她。大小采访里反复被cue,相信她早就有了周详的应对话术——往常采访的实际效果也正如此。深思熟虑后的回答大致是安全可信的,也并非没有更可挖掘和审视的层次。“懒得折腾的心”,以时下营销号没有热点也要生造热点的德行,一定是会被圈出来断章取义的话——盖个“酸葡萄心理”“自我标榜”的戳都是轻的。然而既然上了《浪姐》这档以“30+女团出道”来吸睛的综艺,应该有预期是要接受挑战和颠覆。让成年人“出舒适区”并非大不韪的冒犯。“红不红”既然是回避不掉的话题,采访中一次性地聊开,也是个好选择。

主持人的提问策略很有“心机”。前面一段忆往昔已经构建起对话中某种“压迫”的气场。到了这个话题,不直接问“看法”,而是激将式地先问“动机”,更能挑起被访者阐述的“斗志”。问出“你对于红这件事怎么看”时,万老师即时反问“你怎么看”,并没有预告片剪得那么强的“应激反应”感。我猜,是带着真实情绪,也是有备而来的策略,毕竟实在已经被问过太多次。但主持人不是易于之辈,接下来的三连问逻辑100分,说句玩笑话,把能黑的点都黑到了……而万老师的大段解释里,有标准答案,也有做演员的职业尊严使然,手势、语速、声调、神色都起了变化(被讲柳如是时的手势萌到了)。最像超出事先准备范畴的,是在大段解释后反过来追问的那句——“你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是在哪儿?”比较明显地进入了“交锋”状态。

“不红这件事,会不会代表一定程度上的不成功?”主持人把问题换成这个问法,看似咄咄逼人,其实反倒有那么一丢丢“递话筒”的味道。果然万老师接过“话筒”,节奏回到了她主导演讲的状态。

这之后,犹如练家子相互伸量,两人有一种建立了互信的微妙默契感。

 

(四)

这一轮波翻浪涌过去后,交流进入比较生活化和私人向的领域,显得柔和多了。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对万老师来说都是很舒适的话题,倾诉愿望积极,绿色纯天然卖萌,轻松流畅无负担。眼看画风要向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”滑去,主持人还是有两把刷子,话锋一转,通过“共情能力”,迅速将议题拽回表演艺术。

关于表演的探讨,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。

复盘《新世界》里的表现,在山东卫视访谈里就提过,在这里讲得更深入,也坦率地承认“对表演不满意”,希望复盘后能够成功度过这个表演生涯的小拐点。联系后面她对《兔子暴力》呈现效果的期待,不负责任地瞎猜一记,也许复盘的想法来得比看《新世界》更早。

《新世界》是万老师第二部一线台上星女主剧,前一部是2018年夏天播出的《脱身》,在路人观众中的热度强于她的一般作品。两部剧里的女主角,田丹和黄俪文,有类似的问题,人物的多面性没有统一于一个清晰而强有力的“内核”之下,心理逻辑不连贯,所以呈现出的动机与反应时不时会“断片”。黄俪文是一个较“弱”的角色形象,软糯甜白小妇人,演出效果不甚佳尚可部分以“人设不够讨好”来解释。而田丹“美而强”的理想人设未能充分展现,剧本要背大锅,万老师的表演也并非毫无瑕疵。这个瑕疵不是技术上的,而是对人物的内在把握得不够准确合理。

电影通常是比电视剧更适合细细打磨表演功夫的环境,也许这正是拍摄于2019年夏天的《兔子暴力》带来改变契机的原因。讲到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时,万老师眼里简直是闪着坚毅炽热的光。演员在投入自己的热爱时,就会是这样的光啊。

比起多年前强迫自己从直面“演得最差”的作品开始重建对表演的信心,这次可能只是个小拐点,但对于已名声在外的成熟演员而言,一点也不容易。

——话说回来,要是图容易,又怎么会一直怀揣表演艺术家的理想呢?

出于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理,我其实,非常想听主持人问一问万老师,如何复盘十年后重回话剧舞台的作品《默默》。

 

(五)

“30+”的人生阶段,真是个好话题。不仅好在谈论的内容,也好在谈论本身。

万老师关于30多岁的感想,不那么像明星、偶像,更像职场的专业人士。

回溯前面关于“不卖惨”的问和答,细想起来有个挺好玩的概念转换——双方讨论的其实都不是偶像营销中真正行得通的那种固粉式“卖惨”(爱豆多努力公司多扒皮世界多不了解ta云云),而是职场小菜鸟吭哧吭哧打怪刷分涨经验升级的苦逼必经之路。

就感觉,不论是在主持人还是万老师本人眼里,她都不是个偶像,而是演艺圈职场人。

吃的是专业手艺的饭,所以30+会比初入行更加清楚自己有什么、要什么,所以青春虽然美好闪亮,过去了却并不需要怅然低回。

“惨,谁没惨过?”一秒仿佛少年时读过的亦舒女主角站到眼前,又仿佛映照出今时今日同样身为社畜的路人你我他。

TVB女艺人往往演职场女性能得神韵,盖因她们做演员本身就是秉持“打好呢份工”的职场白领心态,故而角色代入无障碍。所以我一直觉得,万老师是大陆女演员里不多见的、十分适合演职业题材剧(如果剧本不作妖)的人选。

40分钟的访谈(实际肯定聊得更久),主持人控场张弛有度,万老师呢,外交辞令有之,思维火花有之,真情流露有之。最终感觉到双方透着点惺惺相惜的气氛,想来这场采访算是有一些“完成了一项工作”之外的收获吧。

从来动人的不是完美的宣传,而是真诚的思考与表达。

“演员最终还是要用作品说话。”青年表演艺术家,祝梦想成真。

评论(16)

热度(44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